新华网北京5月2日电(记者高海英)“青松白鹤”、“仙鹤祥云”……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仙风道骨和长寿的标志,是高尚品德和洁身自爱的象征,是绘画中很有中国特色的符号象征。在当代国画界,提到鹤,就会提到因画水墨鹤而著名的画家--曹无。近日,新华网记者一行专程来到画家曹无位于北京顺义的画室,就他的书画生涯和艺术感悟进行访谈。
画家曹无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 孙娟 摄
曹无的画室宽大明亮,分上下两层。初夏的灿烂阳光透过大大的落地窗洒满画室,随处可见的鹤图随着光影流转似乎灵动起来。这么大面积的画室又显得“狭小”,这里每个角落都满满当当堆满了各种作品、图片、标本、绘画和书法工具,似乎无论在画室的哪一处,画家都可以随时驻足进行创作。迎面而来的曹无一身中式棉布衣,手持拐杖,已过花甲之年的他身形魁梧,蓄着长发长须,外表豪放、神情淡然、风格朴素,自有一派独特气质。
初心
图为画家曹无
汪曾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重看我的作品时,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一个人为什么要成为一个作家呢?这多半是偶然的,不是自己选择的。”这段话用在曹无的书画生涯上似乎也是合适的。
曹无1951年出生在甘肃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生活在姥姥家,没有父母的严加管教,也没有父母的溺爱,全靠自己自由长大。“当画家的这个梦从小就有,”曹无说。童年时期的曹无最早接触到的美术就是连环画。他喜欢看这些小人书,翻得多了就照着画,就这样越画越有兴趣,还能拿自己的画和小同学换东西吃。初中开始,别人办黑板报啥的就纷纷请他去帮着画,就凭着自己写写画画的爱好他“尝到了不少甜头”。
长大成人的曹无在那个年代不是一个“听话的人”,当过矿工,学过医,演过戏,卖过西瓜,读过二年大学“政教系”,在省政府做图书管理工作……他曾经在10年里换了4个单位,兜兜转转,用他的话说,“想走就走了,谁也拦不住我”。但就是在这曲折的人生经历中,他始终没有放弃的“初心”就是书画。在做图书管理员的那段时间里,他“机灵地”利用便利条件和环境,每天都练字,有条件就画,有时间就去看画展。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他仍然觉得这不是他喜欢的生活,他要“干自己喜欢干的事。”
图为画家曹无
1984年,曹无开始筹建甘肃画院,成为甘肃画院的创始人之一。他和艺术家们一起跋山涉水寻访中国古文明的源头和遗迹。这时候,曹无开始以画家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摄影机捕捉新鲜感受。他跑遍了甘肃、青海、西藏、新疆、陕北乃至云南,行程五万余里,拍了数万张彩片和黑白片。“现在看,照相的目的就是为我画画服务了。”曹无说。
此后,曹无考入了中央美院国画系,在中央美院书法研究室研修,再之后到中国研究院研究生部研修美术史论。现在的他,已经成为国家著名一级美术师。他笔耕不辍,陆续出版有《曹无--小品集》、《曹无花鸟--作品集》、《吉林情怀--作品集》、《云是鹤家乡--作品集》、《梦幻境界--小品集》等。
“我最值得骄傲的事就是,干我自己喜欢干的事,而且把它干成了。”曹无对记者说。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