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说艺术家有一双特殊的眼睛,在一般人看似寻常、甚至熟视无睹的事物中。艺术家却能从中发掘出至真至美来,使人们惊诧地睁大了眼睛一一这么美的东西,自己怎么就不曾发现呢?于是服膺,于是赞叹。
但如果和艺术家相处日久,了解日深,就会发现,仅把艺术创作归结为艺术家的眼睛,那就远远不够了,除了敏锐的观察力之外,在艺术家的身上还有几样至关重要艺术“基因”,这就是气质、襟怀、悟性和学养,以及常人难以理解的偏激和执拗。曹无就是这样一个人。
曾无原籍山东曹州,本人则出生于甘肃,成长于大西北。青年时下过煤矿,学过医,演过戏,卖过西瓜,后进省政府办公厅,从事图书管理、宣传联络等行政工作,凭他的才具和能力,本可有一番作为,但却自任为非廊庙之材,毅然弃政从艺,进省画院,重拾自己早在孩提时代就已酝酿的艺术之梦。
这是—位典型的北方男子汉,从不会矫饰,生就的快人快语,一次文化界聚会,面对不少摄影行家,曾无竟出言不恭,他说:“由于艺术素养太低,一些摄影家离开了相机什么事也干不来,而—位画家,一旦拿起照相机,稍事努力,就能拍出优秀作品”。一语既出,举座为震,为了印证自己的见解,曹无倾其所有,购置了一个相机,踏上了自己的摄影征途。
自85年开始,以“风景这边独好”的执拗精神,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跑遍了大西北的青藏高原。为了揭示戈壁沙滩的历史隐秘,他同十级沙暴搏斗过,为了领略世界屋脊的文明,他取道险恶的川藏公路入藏,途遇滑坡,受困金沙江;为了捕捉住民间鼓手的高亢的击鼓节奏和悸动人心的情绪,他气喘嘘嘘,大汗淋液漓地追随鼓队直驱十华里,拍下了数百张片子,但由于太激动了,至使焦距失算,未能得到一张成功的作品,但这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因为底片上未能留住的情与景,却深深的印在艺术家的心灵上,而且是如此深刻,如此清晰,曹无讲,这将与他生命同在。
就这样,曹无苦他人的不能苦,忍他人所不能忍,见他人所不能见,成他人所不能成,终于将大西北的风土民情与大野雄风,世界屋脊上的蓝天白云和民心佛性一一收入镜头,于1991年出版了自己第一本摄影集,现在又从上万张的图片中精选120幅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面对这些构思新颖,手法别致。意境宏阔,情思隽永的作品,人们服了,那些当初认为曹无出言过狂的撮影界朋友们也服了。这些作品象前些年—度横扫中华大地的“西北风”流行歌曲一样,再次以它粗犷雄强的气势与节奏拨动了众人的心弦。
摄影,尤其是艺术摄影最忌摆模特儿,因为一摆即假,而虚假乃是艺术的致命伤,为此高明的摄影家重“抓拍”,讲究捕捉美于一瞬,得到佳作于偶成。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摄影艺术家在思维和行动上都要有高度的敏捷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有些情和景更是转瞬即逝,艺术家缺乏艺术敏感和专业意识,就永远捕捉不到那生动的瞬间。可以这样讲,摄影家—旦相机在握,就处于全投入状态,犹如警觉的战士一样,无时不在审视着身边的—切,—旦发现可入镜的情景,立即与所要拍照的事物处于同步运作的状态中(有时甚至要求要有适当的提前量),如此才能占据主动,拍摄到至为珍贵的一闪现,这一点在曹无的
摄影作品有着生动的体现。如《佛事组照》,在把握宏伟的场面,突出神秘的气氛和揭示人们虔诚的心态等方面,都处理得恰到好处,面对涌动的人流,喧腾的场面,摄影家并没有乱了手脚,而是冷静地瞄准那最能反映这一活动意旨,同时也是最美,最感人的情景按动快门,拍下了这组只能得其一,再难获其二的珍贵照片。
摄影中最难把握的是人物的表情了。因为表情变化太快,又不能人为导演,只得凭摄影家机敏抓拍能力。曹无在这方面也有不少得意之作,画家叶浅予先生的肖像就是其中的一幅。这幅作品由于极其生动地表现出了叶浅予先生的气质、性格和神态,不但众口交誉,叶先生自己也十分满意,分明从这幅照片中看到了自己的历尽沧桑而末改初衷,乐观豁达、刚毅倔犟的人生态度和生活信念。
摄影艺术表现的是瞬间,但昭示的却是全过程,即通过有限表现无限,以瞬间显示永恒,力求作到寄意象外,言微旨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再创作的天地,如此,才能耐人品味、发人遐思。这一特色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审美追求和表现手法颇为相通。作为书画家的曹无对此自然是深有领会并能融汇贯通的。他的摄影作品一如中国画那样,少铺陈而多蕴涵、去琐碎而求浑成,着眼于总体气氛的渲染和审美意境的构成,颇似中国的大写意画,感受到的是浑然、莽然、凛凛然的阳刚之美,博大沉雄、朴茂幽深是其突出的特色,这是大西北的固有的自然景现使然,也是艺术家的气质,襟怀使然。
中国诗歌创作讲究“诗眼”,即在一首诗中运用一两个最富表现力的字词,使整首诗顿时生辉增色,令人叹为观止,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宇,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火”字等等,都是通过“诗眼”的成功运用而成为千古绝唱。这一表现手法也被借用到绘画创作中,不少画家通过点景 (如山水中点缀以人物、动物等)使作品情趣盎然,别开意境。点缀的形象虽然很小,但至关重要,很有“称砣虽小,力拨千斤”的作用。这种艺术处理又被曹无运用到摄影创作中,而且运用得十分成功,代表作品有《阴阳界》、《春之恋》、《老墙》、《山情》、《天外行》、《人生》等。这些作品都是在恢宏的自然景观中借助神态极为生动的、色彩极为艳丽的细小人物形象起到提醒画面、活跃气氛、突出主题、拓宽意境的作用,使人在作品面前感受到不仅仅是雄奇的自然景致,而且领悟到天地两间的亘古恒情和人生哲理,同时还有艺术家于雄放中见精微,写意中求法度的创作匠心。这是曹无摄影艺术所以能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反响,赢得普遍赞誉的重要原因之一。
画家李可染先生有一句治学名言,一个人无论干什么事,“要不就进取到十,要不就退后到零”。这种精神同样也体现在曹无身上。这是—个干什么事就玩命的人,不干出个名堂决不罢休。如今,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在摄影艺术上干出了名堂,印证了自己的艺术见解。但曹无讲,他的艺术抱负并不在摄影上,致力于书画创作才是终生的宿愿。为此,他说自己的这次摄影展览结束后,在摄影上将暂告—段落,下一步的奋进目标仍是书画。我们相信他会在书画创作上攀登上一个属于自己的制高点,因为他有着自己特有的潜能和优势,这就是聪颖,专心、诚实和意志,以及超人的精神和永远不会萎顿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
1992年4月于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美术研究》副主编)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